今天一大早,小李正端着豆浆往工位走,手机突然"叮"的一声。他漫不经心掏出来一看,差点把豆浆泼键盘上——HR发来的邮件标题赫然写着:"2023年度薪资普调确认函"。
"我滴个乖乖!"小李揉了揉眼睛,生怕自己看花眼。这年头朋友圈里不是裁员就是降薪,他们公司居然还能涨工资?他赶紧戳开邮件,白纸黑字写着:"经公司研究决定,全体员工基本工资上调8%"。
隔壁工位的老王探头过来:"咋啦?被开除了?"小李直接把屏幕转过去:"瞅瞅!涨工资了!"老王的脸一下子垮下来:"恁公司还招人不?俺们部门今年年终奖都黄了..."
这事儿说来也怪。上个月同学聚会,一帮人还在那唉声叹气。做IT的小张说公司冻结招聘了,干销售的大刘抱怨提成砍了一半,就连在银行上班的学霸班长都说绩效打了七折。当时小李还跟着感慨:"这年头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。"
结果转头自己公司就来这么一出。财务部的小道消息说,今年公司利润确实比去年少了点,但老板拍板说:"该涨的工资一分不能少。"这话传出来,茶水间的大姐直竖大拇指:"这老板能处!"
其实仔细想想,这事儿还真有点门道。小李记得上回团建,部门总监喝多了说过一句:"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。"当时没往心里去,现在琢磨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。就像菜市场卖菜的,有人愁眉苦脸说生意不好做,可隔壁摊位的张大妈照样天天收钱收到手软。为啥?人家进的货新鲜,还会给老主顾抹个零头。
小李突然想起老家有句老话:"会哭的孩子有奶吃,会找路的人有钱赚。"他们公司搞技术的几个大牛,去年就开始研究新项目。那会儿还有人背后嘀咕:"净整些没用的。"结果今年这项目成了公司最赚钱的业务线。
中午吃饭时,研发部的小陈神秘兮兮地说:"知道为啥咱们能涨工资不?老板说了,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留住人才。"这话让小李想起他二舅。二舅在县城开饭店,疫情期间别人都关门大吉,他愣是搞起了外卖套餐,现在生意比疫情前还红火。
下午开会时,主管特意强调:"别觉得涨工资是应该的,现在大环境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。"散会后小李特意去查了查行业数据,果然同领域不少公司都在裁员。但他们公司靠着去年布局的新业务,硬是杀出一条血路。
下班路上,小李碰见楼下的快递站老板老周。老周正指挥工人搬货,看见小李就乐呵呵地打招呼:"听说你们公司又涨工资啦?"小李有点惊讶消息传得这么快。老周擦擦汗说:"这栋楼就数你们公司快递最多,天天都是样品和合同,能不好吗?"
回到家,小李刷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又在抱怨行业寒冬。他本来想评论点什么,最后还是删掉了。倒是刷到前同事晒的新车照片,配文是:"转型做跨境电商的第三年。"小李点了个赞,突然想起老板常说的那句话:"市场永远不会饱和,只会重新分配。"
晚上吃饭时,媳妇问起涨工资的事。小李把今天的见闻一五一十说了。媳妇听完若有所思:"咱家楼下那家水果店,疫情期间改成24小时无人售货,现在分店都开三家了。"小李扒了口饭,想起早上那封邮件,突然觉得嘴里的饭菜更香了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小李躺在床上琢磨。这世道就像老家的那条河,有人站在岸边抱怨水流太急,有人早就撑船去对岸摘果子了。他翻了个身,手机屏幕还亮着,是公司群里发的明日工作安排。最新一条消息是人事发的:"年度技能培训报名开始,名额有限。"小李赶紧点开链接,把自己的名字填了上去。
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,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,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。
启泰网-正规的股票配资网-网上配资-网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